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教育困惑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成立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是区教育局贯彻落实新时代育人要求、构建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体系化发展的关键一步。4月10日,武进区第一届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成立大会在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张新东主任出席大会,会议由王丽华主任主持。
授牌仪式启新程,引领成长展宏图
会议伊始,王丽华主任与张新东主任为六位成长站主持人授牌,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的引领者。随后,成长站领衔人吕玉华、周丹、王凌云三位老师分别发言,阐述各指导站未来工作规划。
吕玉华老师表示,指导站将秉持“尊重差异、赋能成长”理念,围绕四大板块开展工作:明确方向、凝聚共识;尊重差异、赋能成长;聚焦成果、协同共进;坚定信心、共护未来。通过个性化成长计划、多元化培养路径、共享平台搭建等举措,助力成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推动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
周丹老师提出,家庭教育指导站将构建“新苗 - 青藤 - 乔木”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律动设计成长路径,通过“丹心计划”“丹心论坛”“丹心汇光”“丹心励行”等活动,实现“三个一”目标:开发一门精品课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带动一批骨干教师,助力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
王凌云老师强调,艺术疗愈指导站将立足专业差异,构建分层成长生态,通过“一对一精准规划”“分层加跨界学习圈”“双导师护航机制”等措施,推动成员从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跃升。同时,聚焦实践创新,打造阶梯式成长路径,以“三年三阶”推动项目扎根、深化、辐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张新东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成立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关键举措。指导站应成为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先锋队”、家庭教育支持的“主力军”,肩负起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他希望各指导站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指导站建设的时代意义,聚焦需求、精准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指导站运行的制度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严守工作标准,规范经费使用;创新实践,全力打造指导站的工作品牌,突出专业引领,深化公益服务,注重成果辐射;凝心聚力,共同谱写指导站的奋斗篇章。
研讨交流明方向,携手奋进启新程
会议随后进入分组交流环节,各小组成员在领衔人的带领下相互熟悉,围绕指导站的计划方案展开热烈讨论,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员们还就指导站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提问,相关负责人耐心细致地进行了解答,进一步消除了大家的疑虑,坚定了大家对指导站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规划完善促落实,共筑成长新蓝图
分组交流结束后,各成长站领衔人集中商定方案计划,对指导站的工作计划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他们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这一过程,各指导站的工作计划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武进区第一届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成立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武进区在未成年人成长指导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将成为武进区未成年人成长的温馨港湾,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远航,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